悉尼奥运冠军李娜-悉尼奥运会李佳薇王楠
加入外国国籍华人乒乓球队员名单
中国作为体育大国,许多运动员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而乒乓球作为国球更是人才济济,而国家队名额有限,导致很多运动员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入选国家队,为了能参加国际大赛,为了打球,迫不得已加入外国国籍,国外乒乓球员之间的竞争远没有国内激烈,且没有国内资本背后的黑幕更容易争得大赛的入场券,让我们细数那些国外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
1、李佳薇。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6岁开始打球,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1990年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1994年进入北京队,1996年远赴新加坡,成为新加坡队的主力。李佳薇的父亲李万祥,一个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基层教练培养出了郭焱、李佳薇、张雪玲等名将,父亲想培养女儿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李佳薇开始令她刻骨铭心的训练生涯。 而父亲对自己女儿的严苛训练更是让李佳薇想逃离父亲的魔爪,恰好新加坡选择了在北京队打球的李佳薇。对新加坡而言,李佳薇身上具备的潜力与天赋彰显着大好前途。而对李佳薇来讲,选择新加坡唯一的理由是逃离“魔鬼”爸爸的手掌。经过5年的坚持,不断成长的李佳薇逐渐在新加坡乒坛立足,并引起国内的普遍关注。
悉尼奥运会,王楠淘汰了19岁的李佳薇。而在雅典奥运会上,李佳薇则以正手生胶、反手反胶的独特打法淘汰了卫冕冠军王楠,并让同胞记住了自己。新加坡队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半决赛中以3比2战胜韩国队。创造了新加坡队48年来的奥运会最好成绩。2012年12月27日新加坡乒乓球协会宣布,该国乒乓球女队主力之一李佳薇将正式退役。
2、冯天薇5岁开始打球,7岁就开始拿到哈尔滨市第一、黑龙江省第一冯天薇在2002年就夺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女单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青年队进入国家二队后,成绩一直不错,正当她自信满满地向一队发起冲击的时候,遭遇了人生的第二次坎坷。第一次一二队升降级比赛,取前10,冯天薇列第11,与一队擦肩而过,直到2007年初,她到陕西训练时,遇到了刘国栋,自此加入新加坡乒乓球队,开始代表新加坡参加比赛,刘国栋对冯天薇施行的是"魔鬼训练"。所有人中冯天薇是练得最苦的一个,就是这样冯天薇获得了北京奥运女团亚军,女单8强。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季军、女团季军。
3、王越古,女,1980年6月10日出生,新加坡乒乓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团亚军,与世界头号女将中国的张怡宁是同一时代的球员。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女团冠军。王越古在13岁时曾入选中国国家二队,两年后还进入中国国家一队。1997年,王越古连败前世界冠亚军王楠和李菊,获得中国全国乒协杯赛亚军。之后由于右脚踝受伤,接受了手术,继而失去了国家队的位置。当时,中国乒协和世界各国有交流球员的合作,中国运动员可以到其它国家参加比赛,推动当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2001年,经过蔡振华的批准,王越古成为唯一一名公派至日本的中国球员,开始在日本打联赛。当时,前国手何智丽在日本是最具实力的球员,名气最大,但是王越古来到日本后,所向披靡,何智丽也成了她的手下败将。在日本,王越古一打就是四年。在家人统一意见后,选择了新加坡女乒。2005年,王越古来到了新加坡,当时她是新加坡女乒里世界排名最高的运动员。
4、小山智丽,原名何智丽,出生于中国上海,原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由于39届世乒赛上何智丽被要求输给管建华,以增加夺金几率。她却以3:0战胜管建华并夺得冠军。组织十分震怒并决定处罚,后经上级协调免于处罚,但次年被取消参奥资格。导致了她1989年退出乒坛,迁居日本,加入日本籍,改名为小山智丽。1994年10月 日本广岛第12届亚运会上,接败前奥运会冠军中华台北的陈静、中国的乔红和世界冠军中国的邓亚萍,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好啦,加入外国国籍华人乒乓球队员已经介绍完毕。无论如何,请大家记住在国外还有这么一群为国争光的人。
李佳薇的相关报道
李万祥,一个被中国乒乓球队教练李晓东称为“乒乓伯乐”的基层教练。但就是这样一个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基层教练培养出了郭焱、李佳薇、张雪玲等名将,在他培养的弟子中曾经一批12个孩子中有11个被输送到专业队,这样的高成材率是许多教练甚至国家队教练所无法企及的。
李万祥的运动员生涯的顶峰也就是入选过乒乓球队青训队,曾经的世界冠军梦想在一次意外受伤之后破灭了。他把希望寄托于弟子身上。受伤退役后,他随即托朋友以700元优惠价买了一张红双喜球台,又花了325元买了1300个乒乓球,靠这些家当在自己家中办起了乒乓球班,免费教孩子们打球。12平方米的家被改造成训练室,而家里的家具被搬到临时修盖的平房里。妻子和女儿被他打发到母亲那里,老少三代挤在一间只有6平方米的小平房里。
这样一折腾就花掉了1000多块钱。这笔他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巨款”在当时是一个普通北京家庭一年的收入。
墨绿的球台成了梦想的摇篮,也成了他的床,他在这张床上一睡就是3年多。家人支持了他3年多,上海的姐姐姐夫也接济了他3年多。李万祥的付出,感动了孩子们的家长,也打动了北京市西区邮局的领导。1988年12月14日,北京市西区邮局体校正式挂牌成立。其实,所谓的体校也就是一个60多平方米刚刚容纳下4张球台的地下室,但对李万祥而言,已非常满足。
在这个位于北京复兴门附近的新天地,他成了46个孩子的教练、保姆、爸爸。在那个时候,没有一个孩子将他视为自己的爸爸,背后都叫他“魔鬼”,连女儿也是如此。他太严厉了,太苛刻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要求技术全面,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在比赛最为较劲的时候肯定会吃亏。所以我要求这些孩子的正手攻、反手攻、小球、底线、搓球、抢发等每一项都要达到95分。再说,孩子家长每个月花5块钱到这儿练球不是让孩子来玩,是真想让孩子成材。”李万祥说,自己当年训练得确实狠了点,“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我就用休息时间给他们‘开小灶’。从晚上7点到11点,这一练往往就是四五个小时。现在,我这两只手都患上了严重的腱鞘炎,经常疼。”李万祥的付出换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冠军。体校成立一年后,他的孩子便囊括了所有的冠军。这样的垄断持续了8年。
当然,长大了的孩子们在登上领奖台的那刻都会想到这个“魔鬼”,想到这个爸爸。 郭焱在获得世界冠军后得到一辆大众甲壳虫的奖励,她对着电视机镜头说将这辆车送给李万祥教练。李万祥说,有孩子这句话,自己就非常知足了。 李晓东曾评价李万祥训练小孩“有一套”,而且选材“独具慧眼”。李万祥选队员首先要学习成绩好,只要有一门课低于90分就停训补好文化课再回来练,“文化课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应变等有好处,而且我还得看这孩子的眼神,好的苗子要有震慑对手的眼神和眼观六路的机敏。” 李万祥的选材在专业人士看来是那么的另类,中国乒乓球协会的一位副主席曾指着一个孩子说,“这孩子不行,把她开了吧。” 这个孩子就是如今中国乒乓球的主力、世界冠军郭焱。
其实,在这位副主席之前,郭焱已经被废了一次。当时,郭焱被著名的乒乓球教练拒之门外,而让她改练柔道,心有不甘的家长带着她找到了李万祥。看中了她不服输劲头的李万祥留下了这个“黑不溜湫”的孩子。感恩的郭焱常跟记者提及在“李教练”手下训练的6年,“没有李教练的栽培,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如果说,郭焱的今天是李万祥用心栽培的结果,那么李佳薇的辉煌则是无心插柳的收获。 当年,李万祥并没有让李佳薇学乒乓球的打算。一次训练中,李万祥感受到了女儿的乒乓球天赋。当他给小队员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动作的时候,小佳薇在旁边嘟囔了一句:真笨。李万祥让小佳薇来做一遍,结果女儿做得有板有眼的,让她再做其他的动作俨然是个老球手了。
原来,孩子是观察中偷师。自此,小佳薇在爸爸的“魔爪”下开始了一段令她刻骨铭心的训练生涯。 到今天,李佳薇都数不清自己挨了爸爸多少骂,哭了多少次,“反正就是天天挨骂,我实在受不了了,每天就想着怎么能离开家,不挨骂。我妈妈也没少因为这事哭过,他严格的太过了。不信,你问问郭焱,我打不好他就揍我。”在哭的同时,小佳薇也在暗处和爸爸作对,有时趁着李万祥不留神就用脚猛踩乒乓球,在小佳薇看来“踩坏一个就可以少练一个”。 爸爸的严厉更多的是来自于望女成凤的期望。而且别人家的孩子不敢打,也不敢骂的太厉害,只能拿自己的女儿“开刀”,“佳薇是队里的主力,她做到了别人就会以她为榜样。她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所以我就拿她‘开刀’。我不后悔当初对她这么狠,不狠出不了成绩。” “如今,我的所作所为就是犯罪了。”李万祥说。 十几年前,新加坡选择了在北京队打球的李佳薇。对新加坡而言,小佳薇身上具备的潜力与天赋彰显着大好前途。而对小佳薇来讲,选择新加坡唯一的理由是逃离“魔鬼”爸爸的手掌。十几年前的那个大逃离,对父女俩而言充满了眼泪。李万祥开着车送13岁的李佳薇去首都机场,一边流泪一边开车的他不得已在高速公路的中间停下了车,“如今,一看我哭,我爸爸就跟着哭。看着两边不断超过的车,我赶紧把眼泪擦干不哭了,我爸这才把车开到机场。”在此后,每当李佳薇回新加坡,一家人在机场分别的时候都要大哭一场,甚至有路人对此非常不解。5年前的一天,一家人在北京首都机场抱着哭,走过来一热心路人问李万祥这是要把孩子送哪里去,李万祥说新加坡。
“我还以为送农村呢,哭成这样!”李佳薇把眼泪也带过了马六甲海峡。刚到新加坡,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教练异常凶狠的训练,小佳薇每天想家想得吃不下饭,第一堂训练课就练到凌晨三点。归心似箭的小佳薇经常是把所有的行李打包,时刻准备回家。爸爸每次都在电话中告诉孩子,已在办让她回家的手续,今天说差这个,明天说差那个没落实。在爸爸的“拖拉”战术中,小佳薇逐渐适应了新加坡的一切。
其实,适应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是个巨大的挑战。刚到新加坡时,不仅要面对艰苦的训练,还要适应陌生环境。在新加坡高温高湿的生活中,小佳薇的训练中没有空调,生活中没有洗衣机,所有的衣服都要自己手洗。
“魔鬼”爸爸疼在心中,经常托空姐给孩子带衣服,其中有一次便一下子带了150件运动衫,李佳薇仍记得那些衣服上的长城、毛主席像、米老鼠等图案,“感觉太爽了,当时是穿完脏了就扔,一上午扔两件是常事,后来买了洗衣机,那些衣服穿不过来就全送人了。”
经过5年的坚持,不断成长成熟的李佳薇逐渐在新加坡乒坛立足,并引起国内的普遍关注。李万祥说,李佳薇与其他到国外打球的运动员不同,她到新加坡的时候还是无名小卒,“在这十几年时间里,新加坡乒总一直非常用心而耐心地培养佳薇,对此佳薇也很感激。”
悉尼奥运会,王楠淘汰了19岁的李佳薇。
而4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上,李佳薇则以正手生胶、反手反胶的独特打法淘汰了卫冕冠军王楠,并让同胞记住了自己。业内人士都一致认为,如果当年李佳薇的教练阅历再丰富一点,她本人再成熟一点,李佳薇的成绩可能就不止是当年的第四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佳薇回家!
2008年8月15日,新加坡队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半决赛中以3比2战胜韩国队。 创造了新加坡队48年来的奥运会最好成绩。获胜后的李佳薇任泪水在脸庞流淌。赛后,她说这是自己第一次为胜利而哭泣。
新加坡体育部长维文对《联合早报》说:“我很想给佳薇一个拥抱……想让她知道我们绝对会给予她最大的支持。我不希望这是佳薇的最后一届奥运会。”
2009年4月25日,李佳薇大婚引起了新加坡的广泛关注。而当她的儿子李天睿满月之际,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亲自到场祝贺,足见这位新加坡国宝的分量。 2008年的8月15日,在秋阳的照耀下,北京气温上升明显,阳光充足。北京气象台提醒到户外活动和观看比赛的朋友,“要做好遮阳防晒的准备”。
这一天,李佳薇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新加坡奥运历史上最好成绩。
就是这样一天,父母的馅饼也制造了一场崩盘式的失败。李万祥原本想拿馅饼给女儿加油,没想这馅饼如同刺向气球的一根针一样使得李佳薇在赛前就已经泄气了。
当天,55岁的李万祥和妻子站在北京大学的西门口,手里拿着刚烙好的馅饼候着孩子。他给李佳薇打了一个电话说是自己送来了她的最爱——妈妈烙的猪肉白菜馅饼。
这个电话把女儿的馋劲儿给勾起来了,“爸,我马上就上场比赛了,别说那些没用的了,然后就挂了。”走上赛场的女儿面对的对手是曾在雅典奥运会上战胜过自己的韩国选手金景娥。此前不久,李佳薇还赢过对手。一心想在奥运赛场上复仇的她,满脑子想的却是馅饼,而且还是白菜馅的,“我觉得自己都吃透她了,可是总想着馅饼肯定就走神了,结果输了。当时哭的不行,就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就把电话给我妈,我妈又把电话给我爸,谁都不敢接。他们俩一直在西门那儿站着,结果在大太阳下等了一下午。”
好在,失败之后的李佳薇很快就调整好自己。在随后第三盘双打比赛中她与王越古搭档战胜了金景娥与朴美英,并赢得了奥运会乒乓球团体的决赛权。
要不,李万祥的“罪过”可就大了。
后来,李佳薇在北大门卫异样的目光中一口气吃完了父母给她带的馅饼,李万祥还问女儿要醋吗,他连醋都给带来了!
单打比赛开始前,李万祥给女儿打电话说找着个买糖葫芦的地方,40块钱一串,李佳薇没说话就把电话给挂了……
她非常理解爸爸的添乱,完全源自于对自己的爱。
实在是因为“着不起那急”,李万祥不敢到现场也不敢看电视直播女儿的比赛,所以他根本掌握不好女儿的比赛节奏。 2009年,李佳薇在北京与心上人李超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李超是安徽蚌埠人,从事医药贸易的成功商人。随后,喜得贵子,取名李天睿,因为孩子属牛,小名叫“牛牛”。
初为人母的喜悦很快被一个期望打破。新加坡乒总希望她能够再战一届奥运会,为了报恩于新加坡乒总,她告别了北京的家。
回到新加坡后,李佳薇坚持一天两练,从不间断。为了与女儿每天保持联系,李万祥一口气买了几十张电话卡。爸爸明白,女儿最难过的不是“身体关”,而是对孩子的牵挂,“走的时候夺门而出,都不敢回头看一眼。如今每天只能通过视频、电话和儿子联络感情。”
李佳薇说,自己虽然很想念儿子,有时从视频上看到他眼泪都会不停地流,“但我只能狠下心,不去计划几时回去看他,因为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训练不能分心,我还要拿奥运个人奖牌,只好暂时地与孩子分别。”
其实,北京的家中,有李佳薇牵挂的爱人、牛牛,还有90高龄的奶奶。每次回家,懂事的孙女都要给奶奶洗澡、洗脚、梳头。佳薇说好在奶奶有爸爸陪伴,90岁的奶奶经常下巴脱臼,身边一直离不开人,更离不开这个儿子。
谈到自己乒乓球的领路人,李佳薇对爸爸是又痛又恨。
痛的是爸爸对乒乓球的痴情让他落下一身伤病,恨的是他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别看他是培养运动员的,他自己的身子骨都不健康,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一天下来要吃十几种药。他的睡眠非常不好,但一见球台就来精神。现在,基本上一天要训练五六个小时,对健康人来讲都是很大的强度,更何况他浑身是病……”
李佳薇说,爸爸可以为了乒乓球放弃一切。
20多年前,一位家长买了一包万宝路给李万祥,一起抽烟时,李万祥发现这位家长抽的是极其廉价的烟,当即李万祥把整盒烟给“撅折了”。从此,李万祥戒掉香烟,并时刻与家长保持距离,“他就是不想使自己的爱好给家长添负担,他觉得,每让家长多开支一分钱就会有不少人练不起球。所以他对送礼的家长都是先板起面孔训人家一气,然后让人家把东西拿回去。”
而异常“好面子”的爸爸还经常“假私济公”,爸爸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同行交流的机会,这样的机会经常是各个体校轮流坐庄,先是交流然后吃饭。每次李万祥都是参加交流后不吃饭就往回赶,他得给46个孩子做饭。李佳薇说,即使是爸爸自掏腰包代表体校坐庄请大家吃饭的话,也都要先回去把饭做好才回去尽东道主之谊。
李佳薇说,爸爸受到的最大奖励是1995年邮局奖励给体校的那辆金杯车。那还是邮局为了方便爸爸带队员到天津交流比赛用的,属于集体财产、精神鼓励。
而爸爸说,“孩子们那些奖杯和证书就是对我的最大奖励,人家把孩子送到我这来吃苦,不出成绩对不住人家,不能让孩子白受罪。”
在培养新生力量的同时,李万祥还广纳弟子,街坊成了他的弟子,陌生人也成了他的弟子。20多年来,作为北京监狱管理局的乒乓球教练李万祥走遍了北京所有的监狱。他不仅教授球技,更多的是教人员做人的道理。
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李万祥的两位荷兰弟子获得了乒乓球比赛的奖牌。而他的第一个外国徒弟则获得过英国冠军,这个令他兴奋的消息还是在1989年应邀到联邦德国多特蒙德观摩比赛时偶遇英国弟子时知道的。而且,当时德国的俱乐部还以每月5000马克的高薪挽留他,李万祥一点没动心。他牵挂着体校的孩子,牵挂着监狱里的学生和小区里的徒弟们。
女儿说,爸爸就是乒乓球的播种机。女儿则是爸爸的骄傲。女儿的照片和各种奖状奖杯环绕着整个客厅。李万祥说自己时常看看,感受一个生命的成长,看着自己的女儿也就想起了其他的孩子,感觉自己虽然清贫辛苦,但很值。
李万祥非常期待伦敦奥运会,这种期待源自于对女儿的信任,“到那时候,她肯定是更成熟了。”
李万祥说,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向看台上的自己求助时,“我只要一抱着牛牛站起来,她就懂了,肯定拿下。”
王楠,跨度10年的乒坛传奇
2020年世界杯,身份已经转为运营者的王楠,亲眼见证了陈梦的突破登顶以及樊振东所缔造的“新纪录”,圆满完成了转型后的新挑战。而在运动员时期,属于她的“天后时代”,同样是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开启。
一个时代的建立,往往是从一场比赛开始。时间拉回到1997年曼彻斯特世乒赛,一代乒乓女皇邓亚萍第三次获得世乒赛冠军,风头一时无两。就在这届世乒赛上,在团体赛中一直扮演替补角色的王楠,在单打比赛中连闯数关步入决赛,对阵邓亚萍也是在先胜一局的情况下1比3告负。
精彩的起步为王楠日后的腾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之后,随着邓亚萍逐渐淡出,女乒更新换代全面提速,王楠、李菊、杨影等年轻选手开始在国际赛场上高频率出镜。1997年第二届女子世界杯,国乒派出了王楠、李菊和王晨的阵容,当时“海外兵团”虽余威尚在,但是结合一系列比赛情况,外界普遍看好王楠或李菊将获得世界杯冠军。
果然,王楠在半决赛成功阻挡了当届黑马、代表新西兰出战的前中国选手李春丽,面对女乒中罕见的日直单面拉打法,王楠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赢三局胜出,成功跻身决赛,而她决赛的对手,正是“女子技术男性化”的突出代表人物——李菊。李菊打法大开大合,击球质量当时罕有其匹,王楠则胜在韧性,常常能够后发制人,王楠的这份特质也让她在21分制时代屡屡缔造了“落后翻盘”的经典。这场决赛也不例外,前三局李菊2比1领先,王楠穷追不舍将比分扳平后,又在决胜局0:8落后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将比分逐渐逼平,最终以21:17锁定胜局,成为“后邓亚萍时代”第一个拿到女单世界冠军的运动员。
翌年,王楠再一次在决赛中击败李菊,蝉联世界杯冠军。紧接着的1999年埃因霍温世乒赛,王楠趁势而上,一举夺得女单和女双冠军,成为中国女乒新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她又独得两金,成为继邓亚萍之后的第二个女乒大满贯。
进入大球时代,王楠延续了强势,2001年大阪世乒赛,她一路过关斩将,蝉联女单、女双冠军。几乎没有人想到,王楠很快遭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冲击:2002年釜山亚运会,王楠在团体决赛中连丢两分,导致队伍负于朝鲜队,单项赛上又连连失守,全线溃败。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巴黎世乒赛王楠卷土重来,一举囊括女单、女双和混双金牌,但是好景不长,王楠又很快陷入了低迷,眼看奥运年就要到来,王楠终于在年底世界杯上走出了低谷。
2003年世界杯,王楠赢得并不轻松,小组赛中她2比4不敌32岁的老将高军,只能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好在她及时调整了状态,先后击败鲍罗斯和帖雅娜步入4强,半决赛面对一周前刚刚在总决赛上战胜了自己的张怡宁,王楠用时不到半小时就4比0干净利落地取胜。决赛面对刚刚拿到了总决赛冠军的牛剑锋,王楠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近台快速抢拉,成功遏制住了对方高质量、强旋转的特点,4比1,王楠第三次捧起世界杯,成功回击了外界对她的种种猜测和怀疑,重振“大姐大”雄风。
然而,新时代正悄然而至,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楠在1/4决赛中不敌老对手李佳薇,张怡宁夺得女单冠军,走出“改朝换代”的第一步。2005年,王楠又在上海世乒赛上爆冷出局,之后的全运会,她在女单决赛中3比4负于张怡宁,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属于王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王楠很快又打消了外界的质疑,2006年,思想更加成熟的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段黄金周期,之后的两年时间内保持“外战不败”,并在2007年世界杯上再度登顶。无论是半决赛对阵帖雅娜,还是决赛对阵张怡宁,王楠打出了近年来的最佳状态,以两个4比1再度登顶,第4次捧起世界杯,为征战北京奥运会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北京奥运会,王楠夺得团体冠军和单打亚军后,带着24个世界冠军的纪录正式退役,2007年世界杯也就成为了她最后一次在三大赛上单打夺冠。始于1997,终于2007,王楠的单打传奇,跨度整整十年。
关于这次奥运会冠军夺金的作文
凭借着王楠、张怡宁和郭跃的出色表现,中国乒乓球女队昨晚3比0击败新加坡队夺冠。由于北京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乒乓球比赛取消了原来的双打项目,首次引进团体赛,这样中国女乒就成为奥运史上首枚乒乓球女团金牌得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金也是王楠的第四枚奥运金牌,他已经追平了邓亚萍的纪录,能否超越邓亚萍的这一纪录,就看王楠在女单中的表现。
王楠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一举夺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她又与张怡宁搭档获得女双金牌。如果王楠能拿到团体和个人赛的金牌,她将以5枚金牌的战绩成为夺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中国队第一个出场的王楠以3:1战胜新加坡选手冯天薇,为中国队先拔头筹。为中国队第二位出场的张怡宁也以3:1逆转新加坡的李佳薇。第三场双打比赛中国组合郭跃/张怡宁的组合以3:0战胜新加坡的王越古/李佳薇,这样中国队就以3比0的比分击败新加坡队,成为了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冠军。
比赛前,王楠还差一枚奥运金牌就能平了“乒乓球队”邓亚萍的四枚奥运金牌的纪录。夺得这枚金牌后,王楠非常激动,升国旗时,她的泪水也闪烁在眼眶内。这是王楠的第三次奥运会之旅。八年前,她是最大热门。但过程并不顺利,好多次在失败的边缘,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韧力扳了回来,两枚金光灿灿的奥运金牌挂在胸前,她笑得很甜。四年前,她也是大热门,但同门师妹张怡宁比她更热。进入八强后,不是冤家不聚头,但这次她惨败给李佳薇,尽管保住了女双金牌,但没有多少人看好她的将来。
或许没有太多人会怀疑中国女乒将以一种比较轻松的姿态夺得奥运女团冠军,但是王楠仍然不敢大意。因为,她今年以来已经接连负于金仲、唐娜、李佳薇等人了,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三人的球拍上面都有一面是突出速度的颗粒胶皮,这多少暴露了王楠随着年纪的增长体能的下降有点跟不住对手的速度了。
有哪些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的运动员对手,他们都有过什么趣闻?
说到“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国家女子乒乓球队,张怡宁和王楠的争斗一直持续了好多年时间。有人说,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能够和张怡宁与王楠生在同一个时代,是她们的幸福,因为她们可以有幸和如此之强的两位运动员交手竞争,此乐何极;而能够与他们生在同一个时代又是一个终生的遗憾,因为她们永远无法在两人手中抢下哪怕一个冠军。冠军只有一个,而对于两人之间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王楠于1993年进入国家队,94年瑞典乒乓球公开赛拿下女单冠军,97年在世界杯上拿下单打世界冠军,其后98年在曼谷亚运会初露锋芒一举拿下四个项目冠军,在邓亚萍等老将退役后,王楠成为了中国乒乓球女队的****。
2000年悉尼奥运会包揽女单和女双两块金牌宣告着中国女乒正式进入王楠时代,而其后状态有所下降,2002年釜山遭遇滑铁卢后一度准备退役,其后及时调整状态在04年雅典夺得女双冠军,07年世界杯再次封后,北京奥运会决赛不敌张怡宁获得银牌后离开让她依依不舍的乒乓球台,选择了退役。
职业生涯获得24次世界冠军。而另一个主人公张怡宁同年出道,但之前由于心态问题始终无法问鼎,直到2002年才全面爆发,拿下世界杯及亚运会的女单冠军,雅典奥运会上成功超越王楠拿下女单女双两块金牌,05年实现了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大满贯。
自此之后正式统治女乒,在世乒赛上多次捧杯,在北京奥运会上击败了大姐王楠卫冕冠军,09年横滨世锦赛再次卫冕,为自己的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与2011年正式退役。
两个人在生涯前期的交手当中王楠全面压制张怡宁,99年世乒赛决赛,张怡宁凭借出色的发挥2:0领先王楠,而随后不急不躁的王楠连下两局扳平比分,而此时尚未完全成熟的“大魔王”的张怡宁心态完全失衡摔拍走人,王楠更是气的直言“她这种敷衍了事、自暴自弃的打法完全没有尊重对手,也没有尊重比赛”。
那之后年轻气盛的张怡宁被禁赛半年,这段时间她的状态非常之差,无缘悉尼奥运会对她而言是个沉重的打击,在那之后她拼命练习,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重新走了回来,世人只看到了她在领奖台上的光鲜亮丽,却不知在那段时间她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折磨。
王楠曾评价张怡宁“她的生命里除了乒乓球再装不下任何东西”。两人曾经要强的个性都十分渴望在单打的比赛中证明自己,而对双打比赛不屑一顾,直到最后二人组合女双,可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二人出色的实力能够互相弥补,有她们二人的女双比赛,对手们只能来争第二名。
04年雅典王楠意外负于李佳薇,成就了张怡宁,“大魔王”正式向世人展现自己无与伦比的才华,坚毅的目光冷酷的面容配上精湛的球技,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张怡宁,也成就了中国女乒最好的时代。
时过境迁,时间来到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两人再一次相遇女单决赛,彼时的张怡宁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魔王”坐稳了世界第一的宝座,而王楠也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即将功成身退,张怡宁没费什么力气4:1击败了王楠夺冠,王楠也表示“这是我最后一场比赛,无论输赢,我都会享受每一分钟”,比赛充满了温馨,赛后王楠正式宣布退役。
而拿下冠军的张怡宁坐在台下发呆,对于记者的问话,她回答道本以为比赛要打七场的。无数的辛酸往事浮上心头。“她走后,好像再也没有人陪着我了”,“你走之后,我又还有什么对手”次年状态仍旧巅峰的张怡宁也退出国家队随后宣布退役。
“伯牙鼓琴,子期知音”,伟大的运动员必须有一个伟大的对手衬托才会完美,二人统治了中国乒坛长达十年之久,一个伟大的时代终于落幕,留给后人无数的怀念与感动,多年以后,两人共同坐在比赛的评论席,“最近咋样”,“挺好的”,“你呢?”“我也挺好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成为了一段佳话。